为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升级需求、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10月29日,管理工程学院召开拟开发专业设置论证会。会议聚焦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与社会工作两大新专业,特邀常州市社区书记杨芸、朱小玲,常州工学院社会学博士杨春华,联检(江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汉东,常州江南中鑫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伟及管理工程学院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彭后生、蒋英、杨爱珍出席。管理工程学院院长杨建林、专业开发团队全体教师参会,副院长王慧萍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王慧萍详细介绍了与会嘉宾背景及会议议程,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随后,专业负责人陈波、谢丹分别围绕两个拟开发专业进行系统汇报,从行业调研数据、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架构、师资队伍建设、师资与条件保障及未来建设规划等方面展开全面阐述,清晰呈现了专业开发的前期基础与核心思路。
在论证研讨环节,各位专家结合自身领域经验各抒己见,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徐伟、朱小玲、杨芸立足社区治理与物业服务实践,一致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契合当下社会服务人才需求缺口,建议人才培养应突出活动策划设计、跨部门组织协调等核心能力;针对后房地产时代行业转型趋势,强调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需聚焦“好房子、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强化实操技能培养。杨春华结合高校教学经验指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市场需求旺盛,应进一步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可引入技能证书配套教材优化教学内容。徐汉东与杨爱珍则结合就业市场动态建议,智慧城市管理技术专业需树立“主动式城市管理”理念,在课程设置上突出特色化、专业化,增强学生核心竞争力。互动交流环节,专家们针对开发团队提出的“社会工作专业沟通类课程落地路径”“AI 技术发展对专业教学的影响”等疑问进行耐心解答,通过案例分享与经验交流,为今后教学实施中的难点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最后,杨建林作总结发言。他首先对各位专家的倾囊相授表示诚挚感谢,强调此次论证会凝聚了多方智慧,为新专业建设指明了方向,学院将全面梳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新专业建设方案。他指出,当前建筑业转型形势下加强专业布局调整与内涵建设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希望未来能持续得到各位专家的支持与指导,共同推进新专业落地见效。
此次论证会在深度研讨中凝聚共识,在思想碰撞中明晰路径,不仅为两个拟开发专业的定位优化、课程设计、人才培养等提供了科学遵循,更助力学院进一步完善学科专业生态,为培养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筑牢根基,为后续专业申报与高质量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文/徐伊娜 图/柴晓婷 复审/王慧萍 终审/杨建林)
![]()

